ページの先頭です

共通メニューなどをスキップして本文へ

スマートフォン表示用の情報をスキップ

木製的毘沙門天佛像以及兩側的待從雕像

[2025年4月1日]

ID:18425

木製的毘沙門天佛像以及兩側的待從雕像

千葉縣指定有形文化遺產(雕塑)

指定日期 1954 年 3 月 31 日

地點(所有者)印西市松崎 396(多聞院)

正中間是毘沙門天的站立雕像,兩側分別配置了吉祥天和善膩師童子的塑像,這三尊雕像被稱為三尊像。這三尊佛像以及他們的眼睛都是直接用針葉類榧木雕刻而成。毘沙門天和吉祥天是用同一塊木頭製作的,而善膩師童子則是用兩種以上不同的木頭製作的。用單根木料製作佛像的過程稱為 "割矤造",而用兩種或多種木料製作佛像的過程稱為 "寄木造"。毘沙門天的佛像高 155 厘米,吉祥天的佛像高 101 厘米,善膩師童子的佛像高 95 厘米。現在雕像表面塗有木粉作為基底,可以看出在剛製作雕像時曾經塗上過鮮豔的顏色。

毘沙門天像和吉祥天像的體內有墨跡銘文,據說是 1289 年(鎌倉時代的正應二年)做佛像的手藝人賢光應尼姑寶蓮和僧侶明觀的請求而創作的。

毘沙門天站在一個邪惡的惡魔身上,右手叉腰,左手拿著一把戟,憤怒地看著前方。吉祥天站在方形寶座上,身著漢服,頭戴花瓣形皇冠。善膩師童子站在法座上,頭髮紮成一種被稱為 "美豆良"的髮式,微微轉向左側,嘴角張開,露出一絲微笑。

雕刻家賢光活躍於 13 世紀晚期,千葉縣有 8 件他的作品。其中,包括這座雕像在內的四件作品已在印西市內確認。該文物是鎌倉時期佛教雕塑的寫實主義典範。

印西市教育委員

お問い合わせ

印西市役所教育委員会 教育部文化振興課文化財係

電話: 0476-33-4714

ファクス: 0476-42-0033

電話番号のかけ間違いにご注意ください!

お問い合わせフォーム